餐饮品牌加盟好项目观渝小面跨界做餐饮,用加盟品牌练手,踩了不少餐饮坑,也做过很多吃力不讨好的决策......观渝小面创始人姜頔的经历大概是很多餐饮老板的缩影。五年时间,从对餐饮一窍不通到对用户心理了如指掌,姜頔让品牌挤入了小面品类的前20%梯队。
1.从零开始摸索,他发现做餐饮竟然这么有意思
进入餐饮之前,姜頔从事影视营销相关工作,一次机缘巧合投资了一个餐饮品牌。没有什么所谓的经营管理,交给门店管理,每个月底去收钱。比起自己正式工作,姜頔觉得做餐饮容易多了。
无心插柳柳成阴,陆陆续续加盟店开到了第三家。也许是太一帆风顺,无形中激起了姜頔做自主品牌的念头。有资源、有团队、有经验,何不把它当做一个事业做下去。
说干就干。适逢舌尖上的中国把重庆小面推向高潮,联系过去的经验和资源,姜頔决定深挖重庆小面的品类价值。
几次去重庆考察,拜访了重庆老街的老厨师,了解了重庆的码头文化、老街文化后,姜頔受到最大的启发就是用料。在重庆当地,小面的调料差不多有18到24种之多,大多路边摊都依靠人工调制,口味的差异主要在于老练师傅的“手感上”。
“重庆人有一段话是小面是‘在螺蛳壳里面做道场’,它一个非常小的东西,却有很多繁复的东西在里面。”重庆最地道的做法是有24个调料碗,每做一碗面都要打24次料。
他想保持这种地方化的口味特色,又担心繁杂的手续会影响口味的稳定。为此,在团队内做了不少次既能保证口味,又能降低标准化难度的试验研发。
突出地方化特色。姜頔认为观渝小面应该是专注做麻辣鲜香味的小面,它一定是高度还原重庆的口味,麻辣味重、浓香。和南方汤汁清淡、吃起来像米粉的口感区隔开;也和北方少佐料的小面区隔。
另一方面,如果把一个小品类做成一个长线的生意,标准化是必须要考虑在其中的关键要素。既要保证出餐效率,又要简化工序。就这一件事,姜頔和团队和酱料死磕。
“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做成料包,从24种调料,做到12种料包酱,最少的时候料包减到6种,后来发现口味不对,又开始往回走。”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,终于找到观渝的最佳味道,
2.差异化不是符号化,味道永远应该在视觉之前
纵观市面上80%的重庆小面,在某种程度上极为类似,装修“刻意”体现重庆元素:老街、码头、担担军、青砖木板凳.....“其实你真正到了重庆之后,你会发现完全是没有这种痕迹的,大部分都是人们把小面带出重庆后,强加给它的符号。”
姜頔发现,其实这种表面的“重庆风格”已经不符合当下潮流了,这种餐饮文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,因为众口难调,每个人对小面的理解不一样。“观渝小面应该做的是,唤起顾客记忆中对小面的认知,这才是做小面生意首先要做的。”
认识到这一点,观渝小面开始了店面装修2.0升级。新的装修风格接近简约,以红白色为基调,希望体现清爽,会有场景性的东西在,但不是家家都用的“老街符号”,而是从文化的层面做深挖。
近日,王老吉旗下新茶饮品牌1828王老吉在“茶饮之都”深圳的科学园开出一家新店。1828负责人还告诉记者,未来5年,1828王老吉将会以直营、联营店、加盟店的模式在全国开出5000家门店。
最近,抖音上“买鲍鱼饭送精美锅具”的视频火了,拍摄者只花三十元左右,不仅买到了鲍汁鱼翅捞饭,还惊喜地发现卖家“连炊具都一起安排来了”!这种颇具惊喜感的体验,让这个品类快速引爆外卖平台。 根据一家叫“京翅坊”的品牌负责人介绍,自家的鲍汁鱼翅捞饭几乎天天爆单。20㎡的小档口,只雇佣3名员工。没想到开业第一个月,日单量就突破100+,并且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。按照人均70元来算,这个档口月流水22万、净利润达到6万元。
无论你身处北上广深还是三四线城市,点外卖都已经成为日常就餐的选择之一。小编近期观察到,随着餐饮行业整体从粗放走向精细,自营外卖的品牌商家也逐渐多了起来。
近期,北京海淀区一购物中心饭店销售了一道叫“冒脑花”的菜品,为了烘托气氛,特意在冒脑花杯盖上插了一根牙签大小的“彩色电光花”的烟花,燃放时长5至6秒,没有爆炸响声,燃放完毕后服务员现场收拾处理干净。然而,这一创意却被网友举报其是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。
8月22,百胜中国在其官网发布一条消息,宣布已与黄记煌集团签订最终协议,将收购黄记煌集团的控股权,继续扩大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的餐饮业务。耐人寻味的是,黄记煌近年来在行业中的发展谈不上顺利,几次跨业态尝试也未见成果。基于此,百胜中国要为这一次决定咽下苦果还是收获美梦,尚需从长计议。
客服热线: 400-002-8189(周一至周日09:00-24:00免费咨询、投诉、建议)
客服邮箱: kefu@puxi7.com
商务合作: bd@puxi7.com
公司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方恒时代中心B座1503